詳細介紹:
望海巷漁港位於長潭里的東側,是利用海邊岩礁縫隙及陸地間,以炸挖的方式形成的漁港泊地,外加防波堤,以阻隔風浪。望海巷漁港於一九六二年修建北防波堤九十二公尺,一九六五、六六年新建碼頭及曳船道,浚挖泊地,修建南防波堤一百六十四公尺,一九七二年起再浚渫泊地至負二點五公尺,一九七五年擴建碼頭五十公尺,護岸四十八公尺,炸泊地及建防波堤二十公尺,總工程費二百○八萬三千元。一九八一年,另建北防波堤一百六十公尺及碼頭。望海巷漁港的碼頭長度有240公尺,泊地有7405平方公尺,拖船道二道。
其它資訊
八斗子放水燈
2024年張廖簡主普。八斗子福清宮
福清宮原名福德宮,建於西元1622年,最早廟址位於調和街底,經過三次搬遷,1957年遷至現址。大清皇帝時賜名福清宮,有造福清朝之意,並頒發聖旨敕封主神福德正神,讓土地爺爺晉升官職,頭戴宰相官帽,有別於一般的員外帽。廟址位於八斗街1號,是到八斗子必參拜的廟宇及必遊的景點之一。(添香油錢即可免費索取平安紙膠帶或土地公DIY) 福清宮廟慶 農曆8月15日(中秋節)是福清宮廟慶,每年都會舉辦迎神繞境活動,已經成為八斗子四里地方上家喻戶曉的民俗盛事。 信徒自發性捐款,牌樓、花車、舞龍、舞獅、北管、友宮陣頭等,非常熱鬧。 廟慶當天上午8時,熱心的志工就會準備豐盛的油飯、肉羹湯、冷飲等放置在八斗街店家的騎樓,供信徒免費享用。 神轎通常由信徒於繞境遊行當天協助幫忙,參與的信徒可於一大早向廟方領取統一的衣服和帽子。 遊行隊伍繞經砂子里、長潭里、八斗里、碧砂里,上午10時出發,全程大約2個半鐘頭。 前基隆市市長張通榮也是福清宮信徒,任期內都會在出發前蒞臨現場向爐主及信徒致意。 參與遊行的信徒深信會去除厄運並且帶來好運。 2012年9月30日 2012年9月30日 中午時回到福清宮廟埕廣場,神轎先行過火休息,緊接著其他遊行陣頭依序拜廟。 信徒將神明請回福清宮安奉後,集體在廟埕用餐,主委及爐主、副爐主、頭家一一感謝致意。 廟慶晚會有歌仔戲、布袋戲、舞龍舞獅表演或卡拉OK,經常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福清宮福會 每年農曆2月2日及8月13日是福清宮舉辦福會餐宴的日子,多年的傳統為慶祝土地公生日,當地居民都會利用這二天的中午聚餐享受平安宴(2025年改為晚上),由信徒中依排序輪流擔任福頭,負責寄發邀請函及作東,一方面幫土地爺爺慶生,二方面聯絡信徒彼此間的情感,如果參加者家中喜獲麟兒,就會在供桌上擺滿紅色的”麵龜”,每位信徒於福宴結束後都能領到一份,大家紛紛道喜,拿"丁龜"沾喜氣,廟方也會在現場頒發一錢的金項鍊,可惜到目前為止,弄璋才有此項福利。 往年同時好幾戶生兒子,結果一個星期都不用擔心早餐要吃什麼,近年來少子化,廟方考慮弄瓦也能共同參與。 福清宮主委頒發一錢金項鍊。 2012年2月23日福清宮福會 2012年9月28日福清宮福會 福清宮信徒 福清宮信徒來自四面八方,政治人物不分藍綠都會蒞臨參拜,每逢選舉年候選人更是絡繹不絕。 立法委員蔡適應 福清宮導覽 近年來參香遊客增多,學校戶外教學也都紛紛走訪福清宮,一方面認識廟宇文化,一方面欣賞廟宇建築之美,全程導覽大約1~2個鐘頭。 福清宮參香 福清宮平常會有友宮前來參香,每年年初及年尾也都會舉辦中巡及南巡進香之旅。 2012年9月26日 2013年4月2日 ►地 址 : 基隆市中正區八斗街1號►電 話 : (02)2469-1212►開放時間 : 上午5時30分至晚上9時►服務項目 : 添油香、點光明燈、安奉太歲、補運、祭解、福會、導覽解說、熱開水、洗手間►電子信箱 : happy.sheu@msa.hinet.net►網 址 : https://www.facebook.com/badozi.temple/ ►媒體新聞 : 好想要啊!福清宮平安符變成Q版紙膠帶 (中嘉新聞) 好想要啊!符咒變成文創紙膠帶 (聯合新聞網) 土地公戴宰相帽 福清宮推平安紙膠帶 (中央通訊社) 平安符紙膠帶 信眾接受度高 (自由時報) ►延伸閱讀 : 八斗子福清宮YouTube影片 福清宮相片輯 105年福清宮廟慶(上) 105年福清宮廟慶(下) 106年福清宮廟慶相片輯 福清宮109年回顧(感謝信徒龔永海義務協助拍攝剪輯。) 福清宮107年廟慶(感謝信徒龔永海義務協助拍攝剪輯。) 福清宮105年廟慶 104年4月19日友宮福清宮進香。 ►第12屆福清宮管理委員會 : 張文陽(主任委員)、簡金土(副主任委員)、許真豪(財務委員)、方慶城(財務委員)、郭福壽(召集委員)、陳金鐘(總務委員)、蔡淑姿(總務委員)、許淑華(總務委員)、林保宏(總務委員)、陳進勝(廟務委員)、黃朝松(廟務委員)、簡建輝、林秋榮、陳貞輝、吳朝雲、黃余葉、陳明德、陳華煌(常務監察)、蔡萬錦(監察委員)、游金德(監察委員)。 福清宮介紹(八斗子地方史話) 福清宮位於八斗街一號,即八斗街和北寧路交叉口附近。 福清宮最早的廟名叫福德宮,位在清國井附近的磅硿口旁,當時,有一小土地公廟及小有應公廟,後來遷到北部火力發電廠門口對面右側山坡上,一九五九年時,才遷到現在的廟址。所以,福清宮前後總共經過三次遷徙的過程。 當年,福清宮在此地建廟時,這裡還是海沙埔,用強填的方式建起來,在整地時,從廟下方掘出許多大型的屍骨,本地人說是荷蘭人的骨頭,後來,不太平安,發生了一些事情後,又再次掘出許多大型的骨頭,後來,將這些屍骨集中,置放在調和市場旁的萬安堂。 福清宮當初建起來時,具有多種用途和功能,除了本身是土地公廟之外,也是八斗子砂仔園的里民大會堂、老人俱樂部、投票所及門診所在地。後來,因屋舍老舊漏水,經過地方人士捐獻後,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興工改建,一九八九年二月完工,同年八月舉行安座大典。 福清宮主祀福德正神,同祀有三官大帝、王母娘娘、天上聖母、關聖帝君、孚佑帝君、三山國王、水仙尊王等,眾多的同祭神明為的是擴大福清宮的信仰圈,八斗子這裡並沒有大量客家人的聚居,同祠客家人奉祀的三山國王,則是因為廟務負責人並不懂這些,而問神明店的人才弄的,形成今天眾神同祀的熱鬧現象。 位在清朝第一口官煤附近的福清宮,早期,傳說清朝宣統皇帝的媽媽來台灣的第一口官煤視察時,因運煤炭的輕便車從上面下來時,發生翻覆事件,造成幾個人的傷亡,另一說則是當時在直井下的挖煤工作時常發生狀況,不太安全,所以,當時的福德宮就舉行一次大醮,以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作法事,之後,皇帝馬上下達聖旨,賜福德宮新名為「福清宮」,意即這個土地公廟會庇佑官煤的採礦人員,使官煤產量大增,造福清朝之意。 不過,宣統的媽媽到此地的可能性極小,因為官煤開採的時候,採煤工人平均每日都要因風土病而死掉兩人,官員都不敢到這裡來上班了,更何況是皇太后了。猜想,可能是欽差大人奉聖旨到此地而誤傳的。 有了御賜聖旨之後的福清宮,等於是晉升了一級,廟中的福德正神也和其他戴員外帽的土地公不同,而成為戴宰相帽的土地公了。 福清宮的聖旨,在三十幾年前被人偷走了,據本地看過的人說,橫置中間的字為福清宮,上面從中間散往兩側則有兩條龍,下面有一些小字,這些小字寫什麼並未問到,聖旨所用的布據說是稻草布。 清朝時,有一到八斗子遊歷的文人雅士,曾在福清宮留下一幅詩句對聯,可惜,已問不出內容了。 福清宮內的土地公神像有很多尊,最早的一尊石雕土地公神像則是在中間大土地公神像左側第一尊,這尊神像曾經在十幾年前被一信徒酒後摔斷頭,後來再接起來。 福清宮的祭典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及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有一連串的祭祀活動,同時會作戲酬神,也會出巡遊境,為福清宮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福清宮慶典時請的神明,以前有干豆(關渡)的周倉爺、三官大帝等,還有大竿林仙公、三芝小基隆仔的媽祖、基隆忠一路的城隍爺、干豆媽、七斗仔媽祖等來作客,一起來看戲遊境。 福清宮以前曾經有一個傳說,原本正月十五日福清宮是沒有作戲的,但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日,突然來了一班戲班,以前的交通非常不方便,陸路都要用走路的,當這個戲班到福清宮後,廟裡面的人就說沒有請戲班,可是,戲班的人卻說有一個長鬍鬚的老人去請的,說正月十五日八斗仔砂仔園的福清宮要作戲。在爭議之後就去卜爻,結果原來是土地公喜歡看戲,所以就自己去請戲班來作戲,從此以後,福清宮正月十五日才有作戲。這是一個關於土地公自己去請戲班的傳奇故事。 福清宮簡史(廟方提供) 福清宮是台灣省名勝悠久寺廟,建座雞籠濱海公路山明水秀觀光區域八斗子勝地。荷蘭侵略台灣西班牙藉口保護商業再侵略,兩國時常發生戰爭,(西元一六四二年)但是明朝、清朝均有派軍隊收回台灣後荷蘭後荷、西兩國被逐走收回。 福德正神奉祀明代(西元一六二二年)由大陸漢民族遷來台灣就有建立小廟。至今有三百多年悠久歷史。而後臺灣歸清朝統一時,曾派技師到台灣北部開挖掘煤礦(西元一八二七年)。現在調和街(草山)舊跡之清朝所開挖掘大井二口遺蹟,還有可存。國太后(道光之母)來台灣巡察到國營煤礦局。翌晨國太后病恙,國醫御診無痊癒,由隨行官員,奏說:國營煤礦內挖掘工作不安全有關,祈求福德正神庇佑。國太后迅即安康無恙。立刻奉命修建廟寺,撥國幣伍百元銀圓重建土地公廟。竣工之時,當時清朝主政,福德宮舉行大醮。連續七七—四九天,國太后離台灣返京啟奏皇上道光立詔聖旨,冊封福清宮當時攜帶聖旨來台灣勅冊封由劉欽差帶聖旨賜封,實史可據。 歷年時代潮流,地方繁榮福清宮遷建三次,磚壁木梁蓋瓦漏水,破壁,地方善信士女捐獻申請建造於(西元一九八七年)七六年十一月興工、(西元一九八九年)七八年二月完工、同年八月安座大典,奉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福清宮廟慶暨福德正神聖誕千秋慶典大會,恭奉福德正神、三官大帝、王母娘娘、天上聖母、關聖帝君、孚佑帝君、三山國王、水仙尊王、香火鼎盛、萬民膜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陣頭:七爺、八爺 城隍爺本來有6個部下,收了七爺、八爺之後變成8個,七爺是身高很高的謝將軍(謝必安),又稱"白無常",八爺是身材較矮,皮膚黝黑的范將軍(范無救),尊稱"黑無常"。 2023年福清宮廟慶繞境遊行 2023年福清宮福會(福宴)。 2022年春節福清宮發放錢母。 2018年福清宮廟慶繞境遊行 2017年福清宮廟慶繞境遊行 2016年福清宮中秋廟慶。 2016年9月23日福清宮廟埕舉辦聽力篩檢 2016年9月4日福清宮廟埕。 2016年3月23日中嘉新聞福清宮文創紙膠帶。 2015年福清宮中秋廟慶。 2015年4月19日友宮進香。 2015年大年初一。 2014年福清宮中秋廟慶。 2014年3月12日。 2013年9月13日友宮進香。 2013年福清宮中秋廟慶。 2013年4月2日友宮進香。 2012年9月26日友宮進香。 曾任台北中正一分局副局長吳振吉女兒遇害,案發八年,2001年,吳振吉調任基隆市警察局局長,某日路過福清宮入廟參拜,獲土地公指示,結果在第二年八月順利將兇手緝捕伏法。 2024年3月11日(農曆2月2日)星期一中午12時福會。 【點我回八斗子景點】八斗子度天宮
度天宮位於面對八斗子漁港的半山腰,主神媽祖,是當地討海人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都會舉辦繞境遊行活動,非常熱鬧,春節期間香客更是絡繹不絕,由大十字路口步行大約15分鐘。 主神媽祖,漁民的守護神,香火鼎盛,總統、副總統都曾經來此參拜。 適合全家走走逛逛,道路四通八達,視野非常好。 另一條路線建議可以從大十字路口往北沿著八斗街前進,經過福清宮、海巡公園、海科館停車場出口、靠右往望幽谷方向爬,在半山腰遇到叉路往左,即可見一大型免費停車場。 穿過牌樓即可抵達度天宮媽祖廟,右邊樓梯往上有四層平台,有童軍露營區及野百合種植區,和101高地相通。 站在廟埕可以俯瞰八斗子漁港及八斗街,視野非常好。 順著金爐旁的樓梯走下去即是八斗子里民活動中心,右手邊是八斗公,左手邊是新鱻貨。 以前,有一個姓屋的人,到八斗子來討海捕魚,隨身帶有干豆(關渡)宮媽祖的香火,後來有作一尊媽祖的金身,放在黃水土的家中供奉,附近的人家發生一些事情時,再請去拜,以求媽祖可以幫他們解決問暊。 據黃家的人表示,這媽祖大約有八、九十年了。以前,這尊媽祖和干豆宮常會發生一種現象,就是這邊的媽祖在觀的時候,干豆宮那邊的媽祖就觀不起來,干豆宮的媽祖在觀時,這裡的媽祖就觀不起來。後來,媽祖一直討要起廟,在決定建廟時,要找廟地,原由生童(生手的童乩)在抬轎,後來神明附身後,就抬轎衝到度天宮現址的建廟中心點一直用腳頓那個中心點,後來建廟時,因路還沒開通,庄裡面的人就一起去作公工,堆石頭、搬水泥等,當時水泥缺貨,原本一包四十塊的,黑市的價格漲到一包一百八十塊。 後來路開通了以後才較方便。在建好廟請媽祖到山頂點眼時,貢寮慈雲宮的媽祖來附身,從這次以後,才沒有說這裡觀,干豆宮那邊就不能觀,干豆宮觀,這裡就不能觀的狀況了。 關於度天宮媽祖的由來,有另一種講法是漁民從海中撿來的,放在草猴龍仔的家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軍在中國各地連戰皆捷,在洪姓軍人組織軍政府時,日人在八斗子地區徵調二十人當軍伕,赴中國大陸,這二十人向八斗子的干豆媽求香火,結果,只下來十四個香火袋,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明明求二十個,可以讓每個即將離鄉背景的人都可以有一寄託和保祐,為什麼媽祖卻只給十四個呢?後來,二十個人去身體檢查,結果六個人體檢不合格,不用去了,所以正好合媽祖給十四個香火袋的旨意。 在八斗國小從七斗子北火發電廠內遷到現址時,因現址原為墓地,造成很多人的恐慌,度天宮還特別辦法會來穩定大家心中的不安,很多人也來度天宮刈香火,以確保平安。 民國四十八年,度天宮開始起建,於民國五十年建成,原只有正殿,後來又購買旁邊的土地,擴大加蓋,又建地下室,具有集會、活動等功能。 度天宮的主神為天上聖母(媽祖),同祀的神祇有水仙尊王和關聖帝君。水仙尊王也是水神,農曆十月十日誕辰,是傳統焚寄網漁業漁季結束的日子。度天宮內有扶鑾的服務。 度天宮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慶典,是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三月二十、二十一日,這裡的媽祖就要先回關度宮作客再回來。三月二十三日則有出巡遊境等一連串熱鬧的活動,遊境時,八斗子的居民都會從巷弄中拿香出來拜媽祖。 拜媽祖是八斗子漁村中最重要的宗教信仰。 108年6月7日端午節,蔡英文總統蒞臨八斗子度天宮參拜。 100年4月25日媽祖聖誕前一日,八斗子度天宮媽祖過火儀式。八斗子福靈宮
福靈宮為八斗子的社尾土地公,原本為石頭材質,很靈驗,面對八斗子海灣,築港後,因為在巷內不明顯,所以希望遷到海埔新生地的現址,因為八斗子長期為綠營的大本營,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為了贏得選票,開出用地許可的同意,因此順利重建成二層樓的土地公廟。一樓為八斗子社區兒童圖書室,前面有廣場及戲台,經常是放映電影的地方。 福靈宮在八斗子還沒築港時,廟前直接面對海灣,海中間有一條土地公瀨,即海中的一道石頭,取名土地公瀨就是土地公在看顧的意思。清朝時期,有唐山船要進來貿易作生意,土地公就放船進來,回去時,一定要到福靈宮前燒金紙,才能順利揚帆航行出去,不然,就會在八斗子海灣中打轉,帆又繞回來而出不去,這是八斗子先人前輩流傳下來的故事。由於有顯力,所以從前八斗子庄內就一直拜。 後來,庄內漁民捕魚的收入千分之五捐給福靈宮,但因經常請陣頭、作戲、辦桌等,也花得很快,直到近幾年來才較穩定。因福靈宮很靈驗,所以,本地人就說這土地公會「吃糕仔」,「靈 」字就是靈驗、靈感之意。 目前每年的8月16日晚上都有舉辦福宴,福靈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由藍正忠先生擔任。八斗子聖斗宮
2007年8月5日聖斗宮福宴。 2008年1月20日八斗子聖斗宮舉辦⟨聖斗迎新春,揮毫躍八斗⟩送春聯活動。 結合八斗國小百年校慶在八斗國小禮堂舉辦。 羅中湖主任委員致詞。 頒獎給八斗國小參賽選手。 2008年1月20日八斗子聖斗宮⟨聖斗迎新春,揮毫躍八斗⟩活動。 2007年8月5日八斗子聖斗宮福宴(一)。 2007年8月5日八斗子聖斗宮福宴(二)。 2012年6月16日拍攝 落成碧砂里福林宮
福林宮 福林宮位在牛稠嶺腳,現在基隆區漁會的對面紅色建築的三樓。 福林宮原為一小土地公廟,建於道光年間(1821─1850),最早是在一顆約兩層樓的石山上,上面有一棵大榕樹,樹冠覆滿石頂,小土地公廟就建在樹下。 八斗子築港時,與政府交換條件而炸掉小石山後,於民國乙卯年九月再配合政府興建八斗子漁港,在原地建設一樓為長壽會,二樓為碧砂里民活動中心(碧砂里民會堂)及基隆市山胞活動中心,三樓為福林宮。 福林宮的名稱由來,據廟旁石碑記載,當下神威顯赫,韜光釋出,白髮老人手持蘆杖,定坐廟方森林之上,經委員會決議,再配合五行八字又是大吉。福林宮的規模,在土地公廟中算相當大了,廟身及一些裝飾都是逐步建成,牆堵為永勝吉漁業損獻的。長潭福長宮
長潭里福舊宮
福舊宮 福舊宮為位在長潭尾水肥處理廠旁山坡上的一座土地公廟,原本在長潭里通往垃圾場的路上,後因開路才遷建到山坡上。福舊宮的造形簡單而樸實,為洗石子的屋身,宮內牆壁為大的白色磁磚,屋頂像日治時期的造形,天公爐也是洗石子的材質,簡單優雅,很符合「舊」味。一九八六年農曆九月時增建。福舊宮為八斗子半島東側聚落的奉祀土地公,也就是舊厝門口附近聚落居民的土地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