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萬安堂
萬安堂位在調和街調和一號橋東側,原為在調和溪旁一個裝骨骸的水泥座,裡面存放的骨頭有來自對面附近及福清宮附近的地下。早期,曾有罐頭工廠在對面右邊整地建廠時,曾挖出一批骨頭,後來,華南煤礦在該處整地作炭埕時,也挖出了一批骨頭,後來,明治家園挖地基時,又挖出一批骨頭。福清宮過去在海沙埔整地建廟時挖起來的屍骨,頭骨超過八十顆,原名為萬善祠,一九八五年時,在溪畔墊高地基,建較大的廟時,改名為萬安堂。
原來陡立的塊狀砂岩山壁上有清朝的文人雅士留下的「海國容才」石刻,則被廟旁加蓋的倉庫關在裡面。
萬安堂每年固定的重要日子有兩天,一是農曆五月二十一日,為萬安堂建廟的紀念日,有在廟埕作戲酬神;一是農曆七月二十七日,為八斗子地區在基隆中元普渡沒有輪到的字姓,集合起來在這一天殺豬公,在萬安堂辦八斗子的中元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