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 點擊圖片放大
名稱:

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

規格介紹:

大十字路口往東步行至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大約10~15分鐘,途中經過長潭漁港、平浪橋、福長宮、潮境公園,原本是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超大冰箱,105年畫為保育區後,限制了當地居民捕撈採集,卻吸引了大批遊客在此浮潛、划獨木舟及潛水,成為北台灣最夯的水下活動景點。

詳細介紹:

2020年8月29日民視異言堂報導海底下的珊瑚飽受催殘、遍體鱗傷,兇手原來是一顆顆重達6到12公斤的壺鈴!為什麼潛水客要把用來當做肌肉訓練的健身器材往海裡丟呢?請看下面的報導。

 

2020年8月18日台視新聞報導,北部最推薦的潛水勝地--八斗子潮境公園望海巷保育區,因為遊客大量塗抹防曬乳,造成珊瑚白化現象,八斗子商圈聯盟呼籲遊客減少化學製品對大自然的破壞。

 

「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及有關限制事宜」公告(資料來源:基隆市政府網站;發布日期:2016.5.12)

主旨: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及有關限制事宜。
依據:漁業法第44條第1項第4款及第9款、第45條及第65條第6款相關規定辦理。
公告事項:
一、資源保育區範圍:本市行政轄區所屬A點(N25°8\''28.28"、E121°48\''14.02")、 B點(N25°8\''48.39"、E121°48\''30.72")、C點(N25°8\''47.37"、 E121°48\''20.62")及D點(N25°8\''29.60"、E121°48\''6.89")所圍自陸地高潮線起向外海域之範圍(座標詳如附圖)。
二、限制事項:
(一)除經主管機關核准之學術研究及管理單位人員外,禁止於保育區範圍內以任何方式採捕(含徒手及沿岸垂釣等行為)水產動植物或破壞棲息地環境之行為。
(二)採捕石花菜等經濟型海菜(藻)類,以設籍基隆市之市民及基隆區漁會會員為限。欲採捕經濟型海菜(藻)者,須於每年六月至七月底至基隆區漁會申請,並由基隆區漁會於八月底前將申請採捕人員姓名(含身分證字號)繕造成冊函報本府,經本府審核並副知海岸巡防機關備查後,始得於當年十一月至隔年六月採捕經濟型海菜(藻)。於開放經濟型海菜(藻)採捕期間,採捕者僅能以徒手方式進行,且禁止採捕海菜(藻)以外之水產動植物。
三、罰則:違反本公告限制事項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6款規定核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四、本資源保育區範圍及限制事項,本府得視保育成效或管理需要,予以調整。
承辦單位: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海洋事務科。
聯絡電話:02-24225800。
傳真:02-24249576。

 

潮境人潮增 珊瑚出現受損現象

【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2 分鐘 (閱讀時間)
海科館潛水志工下去做定期巡檢,發現原本完整的珊瑚花園,已經開始出現新的珊瑚斷枝。(圖: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潛水志工下去做定期巡檢,發現原本完整的珊瑚花園,已經開始出現新的珊瑚斷枝。(圖: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潛水志工下去做定期巡檢,發現原本完整的珊瑚花園,已經開始出現新的珊瑚斷枝。(圖:海科館提供)

因疫情趨緩,位於基隆八斗子的海科館於八月二十四取消抽水站出入人數限制,由活動的遊客自行做防疫管理後,二十八及二十九日(星期六、日)潮境海灣出現大量的水域活動人潮,海科館發現潮境保護區珊瑚已經開始出現損害的狀況,海科館希望在傷害還沒有擴大之前,呼籲遊客一定要愛惜這片屬於大家的海洋資源,更要特別留意不要破壞珊瑚和海洋生物自然棲地,讓這片海洋的海洋生物資源可以生生不息。

 

海科館說明,根據市府AI燈桿的統計,假日兩天每天都有近六百人次的人下水,是前一個月限制六十人次下水的十倍。潛水志工下去做定期巡檢,發現原本完整的珊瑚花園,已經開始出現新的珊瑚斷枝。海科館緊急呼籲,有健康的珊瑚,才會有豐富的魚群在此生活,請大家下水後要注意在水下的一舉手一踢腳的行為,不要讓無心之舉破壞了珊瑚。此外,也發現保育區內有任意下錨之作為,尤其把錨定在桶型海綿上更是萬萬不可,綑綁的行為將造成海洋生物桶形海綿受傷,不論是任何理由,這種錨定作為請勿採行。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護區,其目的在海域生物保育及其生態環境的維護,因為是多功能使用的保護區,除了「任何採補行為禁止」外,仍然可以從事海域休閒活動只要不干擾其中的海洋生物也不破壞生態環境,在國際倡導的里海概念,人類的利用是可以與環境共榮共生,創造另一番豐富的地景。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表示,經由報導國外像是地中海、菲律賓都有許多成功的保育區對當地漁業資源及觀光產生了很大的效益,海洋保護區是全球環境變遷下海洋生物的庇護所。保育區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需要公部門、地方團體、私人單位及個人的共同維護。潮境保護區孕育有無數奇麗的海洋生物,也希望民眾下水後,基於共同維護與永續海洋資,請大家珍惜潮境這片得來不易且具有豐富自然生態的海灣,希望這片海灣在大家共同的維護與愛惜下,能夠讓海底的海洋資源,豐厚我們的下一代!

 

3656499_2_1.jpg

潛客下錨將繩索綁在海洋生物桶形海綿上,使桶形海綿受傷。(海科館提供) 圖片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海科館潮境保育區展開獵龍行動

【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為維護保育區生態平衡及台灣海洋物種,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人員及潛水志工,經合法申請後在潮境保育區內展開「獵龍行動」,執行潛水移除對海洋生態具嚴重威脅的外來種魚類-龍虎斑,預計執行至明年底,直到保育區內的龍虎斑全數消失。此計畫雖向基隆市府申請及經同意,但在保育區內執行這項潛水獵捕行動,仍引起現場潛水人員及一般民眾高度關注,顯見大家對於保育區內禁行採捕行動已有高度認知和維護。

海科館表示,為期一年的「獵龍行動」,係為清除保育區內外來種魚類-龍虎斑,將由海科館研究人員及館內志工,利用潛水方式在保育區內以釣魚、圍網或魚槍等方法,獵捕非原生魚類-龍虎斑。同時也持續進行及進行相關研究、了解野外龍虎斑魚之族群分布及密度、生殖週期及年齡等生物特徵、食物組成、攝食行為及對生態系影響。

計畫主持人廖運志博士表示,近幾年台灣北部海域常見大量的人工雜交種石斑(龍虎斑),疑為宗教團體所放生。而位於基隆望海巷潮境保海灣育區內經發現有七、八尾龍虎斑長時間停駐,由於保育區內限制採捕它們得以存活成長,龍虎斑恐因會大量掠食保育區內其他魚類而造成嚴重生態問題。

過去學界認為人工繁殖雜交的魚類,因生殖隔離故無法於野外成功繁殖,但近期研究發現龍虎斑已能在人工畜養環境下自然繁殖至第三代,如因人為放生或天然災害等因素而逃逸至野外、甚至自然繁殖,因存活在保育區內更讓龍虎斑得以安然掠食保育區其它物種,此恐造成無法彌補的生態浩劫,而有獵龍行動產生。

海科館也表示,潮境海洋中心也畜養、展示多種外來種魚類,如已成功入侵台灣西部海域的大型掠食性紅鼓魚,開放供民眾參與教學活動,並藉此了解外來種對海洋生態相關的影響。並呼籲民眾不要隨意放生,以免造成海洋物種浩劫。

 

望海巷潮境海灣 3年保育有成

【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基隆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將於五月十二日邁入成立三週年,基隆市長林右昌昨(五)日下午特別找來神秘嘉賓~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來到潮境海灣,兩人並換上潛水裝下海海共潛,見證潮境三年間美麗的蛻變,並喚起更多人投入海洋保育行列,許海洋一個永續的未來。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是台灣新增第二十八處漁業資源保育區,也是基隆第一個完全禁止採捕的海洋保育區,全面實施禁網、禁釣、禁採捕及嚴格取締。沉積在水底下廢棄物,由潛水志工陸續清除後,海底花園景觀,重現美麗景緻。

成立至今期間,除更常發現海龜、大石斑等物種外,陸續發現珍貴稀有龍簪、豆丁海馬及大法螺等物種在這裡穩定成長,珊瑚覆蓋率也明顯增長。潛水人也樂於分享水下精彩世界,吸引許多潛客慕名而來,不論是浮潛、潛水及水上活動盛行,快速活絡周邊產業。

行政院副院長長陳其邁本就熱愛海洋及潛水,日前在林右昌市長的邀請下,敲定於昨天下午前來潮境海灣保育潛水,兩人先在海科館潮境工作站整裝,接著步行至岸邊礁石,著上潛水重裝備,在專業教練帶領下,一躍而下。

林右昌市長上岸後指出,從潛點下去潛到約二十一米左右的深度,沿途軟珊瑚非常多,他看到上千隻魚群經過,這裡有很多的潛點,需繼續耕耘復育。他說,行政院支持基隆建設,之後會有一億多經費,包括休憩步道、潛水平台整建,進行望海巷地區串聯工程,未來供遊客或喜愛水上運動者更好的休閒環境。

陳其邁副院長表示,復育比他想中的還要好,這幾年潮境復育相當不錯,有很多軟珊瑚、熱帶魚很多,多采多姿,歡迎大家來這潛水。他肯定,學景觀規劃的林市長相當有心,對海洋保育相當關心,當他一提出邀潛就馬上說好。

陳其邁副院長也指出,台灣是海洋國家,有很多美麗海岸線蠻適合岸潛,歡迎大家到基隆潮境或東北角。潮境水下的祕密花園,不會比墾丁差,對大台北地區民眾距離近、最好的潛點,約四十分就到達下海潛水。

市府產發處則表示,這個與海科館、漁會、漁民及志工共同合作,籌設管理的潮境保育區,如今屆滿三年,在這短短時間內,市府及海巡落實執法及各界志工關注守護下,保育區內海底環境脫胎換骨,海洋生物也陸續回來了,海洋資源回復速度令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