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資訊
清國井
2013年10月為了保存清國井,成立了搶救台灣第一口官煤清國井遺址聯盟。 2014年2月25日台視熱線追蹤節目介紹基隆古蹟清國井。 2015年7月文化局將清國井登錄為歷史建物。 2017年7月27日關鍵時刻節目影片中第12分20秒處談論到清國井。 2018年1月27日中國安徽廣播電視臺王振濤導演跨海來台拍攝清國井。 2016年3月24日。 清國井主井如今已被大水泥塊封閉。 ►延伸閱讀 : 清國井與八斗子福清宮的關係(12分20秒介紹清國井,14分20秒介紹福清宮) ►延伸閱讀 : 更多相片請點我基隆嶼
由大十字路口往海洋大學方向,經過八斗子夜市抵達碧砂漁港(開車約5分鐘,有免費停車場)。從碧砂漁港搭船出發約20分鐘即可抵達。 從65高地白色九曲橋看基隆嶼。 從80高地看基隆嶼。 從101高地看基隆嶼。 從環保復育公園防波堤看基隆嶼。 從飛天掃帚看基隆嶼。 從望幽谷登山步道看基隆嶼。 從山海觀社區看基隆嶼。 113年9月9日登島。 108年6月1日正式開放重新登島。 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的基隆嶼,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海洋資源,素有「台灣龍珠」的美譽,也一直扮演著基隆屏障的角色,因為基隆嶼碼頭在2013年遭蘇力颱風襲擊後,市府趕緊在2014年8月修復完成,怎料同年10月,又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導致碼頭破裂,許多消波塊堵住航道,為顧及安全,市府將碼頭封閉,禁止登島,2017年基隆市政府向中央爭取到經費修繕,相關工程也於2018年6月告一段落,市府交旅處原預計趕在七月底前開放,不料,瑪莉亞颱風日前過境基隆,對基隆嶼碼頭、步道等設施造成損壞,讓基隆嶼重新開放的時程將往後延,預估將會延到107年八月底開放。 基隆嶼又稱基隆杙,為日治時期基隆八景之一,稱為「杙峰聳翠」,距離基隆市東北方外海約六公里,周邊大小島礁都是火山生成的島嶼,與棉花嶼、彭佳嶼、及花瓶嶼並列為基隆外海四個火山島嶼。從基隆、鄰近的北海岸、東北角海岸線上都可以看到她的面貌;在基隆嶼頂上還有一座「基隆島」燈塔,是台灣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為特色景觀之一。為發展觀光,基隆市政府興建有登山棧道,來回約需一個多小時。從碧砂漁港出海啟程,約半小時即可抵達,在封島之前,每年都吸引許多遊客登島。 101年4月25日基隆嶼。 ►更多基隆嶼內容請點選:1. 基隆嶼周遭18座島礁開放磯釣。 2. 基隆嶼開放時間。深澳山登山口
雞籠山
碧砂休閒公園
海巡公園
常有遊客將區域探索館和裝置藝術當背景,在海巡公園拍照。 八斗子貓頭鷹在此棲息。 102年1月20日打躲避球。區域探索館
從大十字路口往北走八斗街,左轉穿過福清宮後方的海巡公園即可抵達,步行只要5分鐘。 遊客經常與區域探索館合影留念。 開車的朋友可以直接駛入區域探索館一樓平面停車場,平日每小時20元,假日每小時50元。 停車場入口處左邊一樓為旅客服務中心,放置所有關於海科館及八斗子的相關訊息簡介。 區域探索館正門口左手邊一樓廣場空間寬敞,可以遮陽避雨,還有木板長條椅可供休憩。 區域探索館一樓廣場旁有長石椅提供遊客休憩、曬太陽,可能改建前有部分用地是早期的碧砂里小公園,所以常常吸引不少八斗子當地老人家,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在晨運或黃昏時出來走動散步,自然而然到此聚會聊天,或者享受日光浴。 不遠處有兩隻貓熊,是小朋友到八斗子最愛合影留念的景點之一。 停車場入口處右轉有公共廁所可供遊客使用。 停車場入口處右手邊北寧路及環港街交叉口,有緩升坡可以讓自行車直接騎到停車場上方,有多個自行車停車架可供免費停車使用。 停車場上方有多個露天場地可供小團體休息、用餐、玩遊戲。 繼續騎可以通往區域探索館二樓販賣部,一樣有免費自行車停車架可供選擇,照片後方紅色建築為八斗子福清宮。 區域探索館二樓販賣部戶外空間提供多個站立用餐檯供遊客飲食及欣賞海景,照片中用餐檯前方為八斗子漁港。 區域探索館周遭有多個垃圾桶、指示牌、地圖、簡介及廁所等相關旅遊設備貼心服務遊客。 區域探索館一樓為遊客服務中心,有專人為遊客提供服務。 區域探索館三樓是想認識八斗子的民眾必遊的景點之一。 區域探索館旁有一個八斗子奇景,您找到了嗎? 區域探索館對面的海巡公園,是小朋友嬉戲的好地方,一排排的長椅更適合坐下來野餐,目前置放自由中國號及陽明海運捐贈的船用螺旋漿,俗稱葉仔,直徑有7.3公尺,重量達37,800公斤,101年9月矗立於此。長椅非常適合野餐及短暫的休憩,離開前請記得將垃圾帶走喔! 【點我回八斗子景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團體進入主題館大廳前適合拍照的景點。 海科館兒童廳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展廳。 海科館的前身是北部火力發電廠。 2020年10月18日參觀趣味海洋生物特展。(2020/7/1~2021/3/1) 2016年6月30日出席針織珊瑚開幕茶會。 2014年10月5日參觀南北極特展。 103年4月13日基隆市童軍26團參觀海科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大事紀 67.10.26 行政院第1601次會議決定「國立社教機構及縣市文化中心興建計畫」,海洋博物館名列應興建之三博物館之一。並於 68 年行政院所訂頒十二項建設計畫中,將興建海洋博物館列為中央文化設施項目之一。 74.06.19 成立「國立海洋博物館籌建規劃小組」,教育部政務次長阮大年擔任召集人。 77.09.15 教育部宣佈在基隆市與台北縣界之北寧路段籌設「海洋應用科技與漁業水產博物館」。 78.02.14 孫寶年教授擔任「海洋應用科技與漁業水產博物館」規劃召集人。 78.09.19 考量區域均衡發展及建館特性,行政院核定於基隆設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屏東設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86.12.2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孫寶年教授就任籌備處第一任主任。 91.03.22 「潮境公園」正式啟用並對外開放。 91.09.05 黃世昌副教授就任籌備處第二任主任。 92.07.19 「潮境工作站」正式啟用並對外開放。 92.08.27 第一期海科館籌備處志工授證(海科館志工隊成立)。 94.11.14 行政院核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整體計畫(修正版)」。 96.03.01 柯永澤教授就任籌備處第三任主任。 97.12.24 「潮境海洋中心工程」啟用典禮。(94年潮境海洋研究中心開工典禮) 101.05.09 立法院謝委員國樑及教育部吳次長財順共同召開「基隆海科館海堤搶修預算編列問題」協調會。 101.05.14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與民間機構(慶陽海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OT+BOT 案之簽約程序。 101.06.30 「區域探索館」啟用典禮。 102.01.14 「海洋劇場」正式營運。 102.12.06 海科館志工十周年回娘家。 102.12.3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海科啟航 永續海洋」標題,舉行主題館開館試營運典禮,試營運期間102.12.30 至103.01.19。 102.12.3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組織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 103.01.09 「臺鐵深澳線復駛」通車典禮;海科館月台正式啟用。 103.01.24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組織法」業經行政院定自(103年)1月24日施行,並由吳俊仁教授接任館長。 103.01.26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開館典禮,行政院江院長宜樺等長官蒞臨,並舉行海科館揭牌儀式。 103.05.10 公共藝術完工典禮。 103.06.08 藻來了特展開幕,展期 103.06.08~103.09.05。 103.07.16 深澳支線與平溪支線連線通車。 104.02.08 海洋生態館 BOT 案開工動土典禮,教育部林思伶政務次長蒞臨致詞,立法院徐少萍委員、立法院謝國樑委員(代表)、漁業署署長蔡日耀、基隆市林右昌市長、基隆市議會宋瑋莉議長、慶富集團陳慶男總裁、慶陽海洋企業陳偉郎執行長、英國Norman Foster建築師事務所合夥人 Young、禾揚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許銘陽建築師、互助營造林志聖董事長等貴賓蒞臨剪綵。 104.10.29 海洋科學學習中心開幕。 104.12.09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15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南區學員宿舍獲選領獎。 105.03.02 辦理「海洋環境教育推廣教師培訓工作坊」。 105.12.28 臺灣鐵路管理局深澳線八斗子車站通車啟用典禮。 108.04.30 基隆市教育處處長陳素芬就任第二任館長。 108.06.27 「登陸 作戰-兩棲爬蟲動物特展」開幕,展示期間自108.06.27至108.10.27。 110.03.02 「區域探索館」開始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