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蔡英文總統致詞
蔡英文總統和選手合影
龍舟練習
繪畫寫生
攤位(基隆市議會)
攤位(財政處)
辛苦的工作人員


出席來賓


辛苦的選手


蔡英文總統至八斗子度天宮參拜
八斗社區發展協會列隊歡迎
民眾自發性參與
蔡英文總統參拜天上聖母
蔡英文總統致詞


蔡英文總統與八斗子度天宮委員合影
蔡英文總統與民眾合影


其它資訊
神農聖誕慶典遊行
八斗子畫畫班(陳志勇老師)
麵包師傅拜師畫畫 開館授徒 陳志勇擅於運用水彩的暈染技巧作畫。(記者翁聿煌攝) 2009/01/07 06:00 自由時報 〔記者翁聿煌/基隆報導〕基隆市畫家陳志勇正在市府藝文走廊開畫展,他曾經是西點蛋糕師傅,因為喜歡繪畫,毅然拜師投入藝術創作領域,也是王祿松老師「濕中濕」畫風的傳人。 陳志勇國中畢業後,因家境不好,先到西點麵包店當學徒,然後再到復興美工半工半讀,他天資不錯,在西點蛋糕行業一路做到師傅,甚至還在飯店教西點蛋榚的裝飾技巧,但他覺得這不是他一輩子想走的路。 他興起繪畫的衝動,並且拜王祿松老師為徒,學習王祿松「濕中濕」的水彩繪畫技巧。所謂「濕中濕」的畫風,即是在水彩未乾前完成畫作,將水彩暈染的特色發揮到極致。 陳志勇學成後,自己開館授徒,為降低學畫者的挫折感,他自創一套方法,讓小朋友能在很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繪畫水準。 陳志勇的「山水旅遊」水彩風景畫師生聯展,即日起至31日在市府藝廊展出,上午和下午還可以看到陳志勇現場作畫,電話(02)2456-8588。八斗子童軍(基隆市26團)
104年1月11日基隆市童軍26團海科館國際會議廳聽演講。 103年4月13日基隆市童軍26團參觀海科館。 102年1月27日基隆市童軍26團參觀海科館。 102年1月12日基隆市童軍26團參觀基隆市政府市長室。 2012年8月10日基隆市童軍26團於暖東峽谷舉辦101年夏令營,參加的小狼玩得不亦樂乎!八斗子路跑
自由中國號
「自由中國號」為十九世紀大陸福州製船廠以古法製造中式帆船,一九五五年經幾名臺灣船員集資買船後,當年四月從基隆正濱漁港出發,花了一百一十四天横渡太平洋,抵達美國舊金山,創下臺灣第一艘木造帆船横渡太平洋紀錄,並在舊金山港區二十六號碼頭豎立紀念碑。 2012年運抵基隆八斗子,放置八斗子槌球場(海科館水族館預定地),之後移置海巡公園的福清宮正後方,文化部撥款4,000萬給海科館興建館場並維修,海科館有意整體規劃於區域探索館旁空地,遭到八斗里前後任里長范玉蘭、杜劍秋反對,於是海科館放棄,希望返還海大大學。 由於所需經費龐大,時任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特地前往拜會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道德月刊156期17頁),希望能借助基金會之力,共同推動海洋文化保存,鍾執行長表示,基金會長期關注文化教育及推動慈善工作,在獲知海洋大學正在推動這項具有歷史文化及教育意義的展存計畫後,決定共襄盛舉,為歷史文物保存及推展海洋文化教育盡一份心力。 海科館區域探索館在2012年7月11日航海節舉辦「迎船儀式」,副總統吳敦義和文化部長龍應台都親自出席,當年駕船勇渡太平洋的船員周傳鈞、胡露奇和麥克文(美籍)也都出席參與揭碑儀式。 2020年2月27日移往海洋大學反對卸煤碼頭
我愛番仔澳灣連線: 基隆市原鄉文化協進會、基隆市野鳥學會、雞籠文史協進會、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八斗仔漁鄉工作室、基隆市愛鄉文化協會、基隆市素食推廣促進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基隆市願景永續發展協會、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基隆市海洋保育協會、台灣海洋保育協會、虹橋社區發展協會、中濱社區發展協會、旭丘山早起會、東北角客家文物館、基隆社區大學、台灣休閒漁業發展協會、長潭社區發展協會、仁壽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第三工作室、基隆市觀光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基隆博物館籌備處、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臺北縣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台北市大同區新鄰江社區發展協會、基隆市教師會、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水上飄俱樂部、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2008年8月25日 2008年9月26日 2008年12月28日 329 護海灣 救台灣 八斗子思想起 哀嘆番子澳灣 張倩瑋轉載自新台灣新聞週刊 2008/10/02 第654期 台電執意興建卸煤碼頭,不但會破壞海洋生態、危害到基隆人生存的命脈,更加是海洋台灣的危機;引起基隆非營利組織群起研擬該如何對抗台電這隻大鯊魚。 「再唱一次八斗子思想起,以哀嘆的聲音,海岸在哭泣……」,老船長林福蔭站在潮境公園裡,望著望海巷灣(番子澳灣舊名),以不捨的口吻道出對海洋的熱愛,他感嘆著,世居在基隆這片東北角海岸僅存的海岸淨土,多少基隆人世代先民以她為生,卻在台電深澳電廠突然宣布擴建廠房後,有意在番子澳灣興建破壞海洋生態的卸煤碼頭,這不僅危害到基隆人生存的命脈,更加是海洋台灣的危機。 建卸煤碼頭 台電惹民怨 秉持著堅決反對台電興建卸煤碼頭的決心,基隆的非營利組織像是基隆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基隆野鳥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基隆市素食推廣促進會等各組織組成我愛番子澳灣連線,這次,各組織代表聚集在人民火大行動聯盟位於基隆劉銘傳路上的辦公室中,集思廣益下一步該如何對抗台電這隻大鯊魚。 「台電方面,目前以對水質處理已進行改善等片面說詞,正積極地在立法院遊說各黨籍立法委員,此外,也企圖以龐大資源的優勢來攏絡海洋大學的學者專家,就我所知,已有立法委員心動,要台電也到蘇澳蓋個卸煤碼頭」,基隆市素食推廣促進會理事長樊沛文在向監察院提出彈劾環保署環評失當後,首先報告起最新進度。 就如同基隆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主任祕書謝國清所說的,基隆人爭取了近三十年、投資金額高達五十億元新台幣,是基隆近年來規模最大公共建設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將在二○○七年底動工興建,連結從和平島公園到海洋大學、碧砂漁港、八斗子漁港、望海巷灣為海洋生態廊道,因此,基隆人十分期盼海科館將能為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找到新的出路。 但諷刺的是,幾乎在同時,台電卻決定擴建深澳火力發電廠,並在附近的番子澳灣興建一座長一四六四公尺、寬四十公尺、高於海面十公尺,相當於三座一○一大樓橫躺在大海中的卸煤碼頭。而這個即將破壞海洋生態的卸煤碼頭離以保育海洋生態為唯一訴求的海科館只相距六百公尺遠而已,「很矛盾吧!」謝國清更進而指出,台電決策興建番子澳灣卸煤碼頭的過程中,不僅未邀請地方人士參與討論,在環評的過程中,也未知會地方團體,直到決議僅以招開說明會的方式告知基隆人。 海底景觀美 軟絲產卵地 對於台電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決策過程以及老大蠻橫的姿態,著實讓基隆人很火大,「番子澳灣興建卸煤碼頭」一案,雖在二○○五年以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謝國清表示,卻在環評於審議階段並沒有通知基隆市政府、海科館以及當地漁民等團體,程序上有嚴重的瑕疵。且依照當時環評來看,顯然並沒有把海科館的興建納入評估考量。 至於這個灣峽的海洋資源有多豐富?讓基隆人不滿環評的結果,眼看著環保署恣意地縱容台電,海科館研究員施彤煒介紹起八斗子一帶的環境,他說,八斗子以前是個半島,日治時代,日本人填海將八斗子與基隆連結起來,形成今日的景象,才有海灣成形,這一帶不僅僅是潛水愛好者的天堂,忘憂谷(八斗子公園)附近海域更有潛水祕密花園之稱。 就海底景觀方面,施彤煒指出,因為八斗子公園是個由垃圾掩埋場改建的公園,為興建公園時所灑的有機肥料,透過雨水降到海裡,意外地促成海底生物的營養來源,所以海底下珊瑚礁遍布,像是海棘冠珊瑚、軟珊瑚、石珊瑚、管星珊瑚等數量多且豐富,施彤煒強調最特別的是,這一帶海灣更是野生軟絲回游產卵的棲地,所以八斗子正是全台軟絲捕獲量的大宗產地。 一串串的軟絲卵吊掛在保育人員特別為軟絲媽媽準備的桂竹叢上,數量碩大且壯觀,施彤煒描述著他親眼所見的感動,當軟絲孵化出來後,海裡是一片白茫茫,看似以為不顯眼的浮游生物,卻都是軟絲的幼苗,此時,許多魚群就等在桂竹叢旁,待軟絲孵化出來後,好飽餐一頓;除了有珊瑚、有軟絲,海底復育數十年的人工魚礁更為海底景觀增添一筆美麗的景色。 生態與景觀 都將遭破壞 說不盡海洋有多美,回歸到台電即將在八斗子興建卸煤碼頭,施彤煒不禁皺起了眉頭,以海洋保育研究的專業,開始滔滔不絕地提出意見與看法。當海科館籌備以來,以舊北火電廠舊址為基地拓展以海洋教育為基礎的觀光園區,從水產試驗所延伸整個海灣,推展和平島、碧砂和八斗子漁港的觀光產業,海洋大學為海洋研究的教育專區,海科館則負責展示、研究海洋資源為主,進而將這片海灣規畫成一個海洋牧場。 怎知台電突然將關閉的深澳電廠以用電量不足為由,再度擴建廠房,還計畫在番子澳灣興建卸煤碼頭,先不說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單就景觀層面來說,謝國清指出,從基隆的潮境公園、忘憂谷正好可以眺望台北縣基隆山、九份的景色,尤其是夜晚時分,可見九份一帶星火點點的夜景,潛藏在基隆山裡,猶如一座金礦脈,一但卸煤碼頭興建後,高七○公尺的儲油槽、高於海平面十公尺的防波堤將擋去所有景色,別說遊客看不到夜景,附近賴以維生的餐廳、咖啡座恐怕都得面臨養蚊子的命運。 雖然台電允諾,模擬淡水的漁人碼頭,也將在防波堤上設置親水遊樂設施,但謝國清反駁,番子澳灣是東北季風出入口,每到冬季來臨,風勁強勢,連當地人都敬畏三分;再者,施彤煒也強調,防波堤每天在大浪的拍打下,總會出現裂縫、毀壞的情形,防波堤的水泥牆可以不修復,任何在防波堤上營業的商家店面萬一受損了,又該找誰負責修復? 一日遊憩圈 將損失慘重 如果從環境保育的生態來看,番子澳岬角有著媲美野柳的海蝕平台地質景觀,卸煤碼頭一蓋,這些美景將破壞殆盡;其次,由於灣內深度不夠,堤防內的海底將進行刨深工程,也就是說,數千萬年所形成的海床,以及灣內生態將萬劫不復。施彤煒補充,海灣內的海水交換率下降,水質也會變差,破壞水上活動的品質。 若從經濟角度來考量,海科館是東北角觀光發展最重要的建設,據估計每年將帶來至少兩百萬人次的觀光客。然而這樣的觀光人潮有賴於海科館周邊的海域與地形景觀以及相關的海上遊憩活動以形成「一日遊憩圈」,未來還有可能創造出包括觀光旅館在內的複合式產業價值;灰色水泥牆面的卸煤碼頭興建後,保守的以減少一百萬人次的觀光客估算,每人消費一千元新台幣計算,單是海科館的收入每年就將損失十億元,如果包括其它週邊遊憩活動的經濟損失,保守估計每年的損失至少有十五億元以上。 其次,卸煤碼頭開發海域正好位於基隆市水產資源保育區及望海巷人工魚礁區範圍,政府多年來投入高達兩億元保育經費,未來並規畫作為「海洋牧場」,萬一卸煤碼頭建成,兩億元的投資以及多年的心血都將化為烏有,施彤煒表示,人工魚礁復育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還需海域溫度、深度、品質多方面的配合,至少要經過十年的養成,才能孕育出成功的人工魚礁。 更何況番子澳灣也是東北角最重要的軟絲復育基地之一,軟絲是東北角的海鮮特產,也是台灣最重要的食用頭足類。由於復育得當,近年來經人工漁礁培育的軟絲每年大約有十五萬尾,以市價每公斤三百至五百元計算,至少創造出四千五百到七千五百萬元的產值,萬一海域遭到破壞,漁業與時間成本損失根本無法估計。 用電量不足 屬片面之詞 最後,從能源政策的觀點來看,目前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來源就是發電工業,施彤煒拿出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台電進行長期電力負載預測報告書表示,台電估計從二○○七年到二○一八年國內尖峰電量負載平均成長率是三?四%,也就是說十二年後用電量將成長五○%,依照這個狀況至少要蓋十二個深澳電廠才夠十二年後的國人使用。 但實際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國情統計通報中,台灣電力公司統計,今年一到八月台電售電量一二四四億度,較上年同期增加一?九%,其中一到六月售電量增加五?六%,七到八月受調升電價與折扣獎勵節能措施交互影響,售電量較往年減少七?二%;與民生相關之非營業用電方面,七到八月用電量較往年減少九?一%。 施彤煒指出這些數據表示,可見台電只要做好行政管理的工作,善用折扣獎勵節能措施,民眾就能節約用電,單看今年夏季,並沒有聽到台電電力負荷不足,要調節電力的措施,因此,台電只以「用電量不足」的片面之詞,就說要回復深澳電廠的運作,為了深澳電廠還要興建卸煤碼頭的理由,實在不足以令人採信。 有替代方案 台電卻不用 與其一味地蓋電廠、建碼頭,施彤煒認為,國土的有效規畫利用才能真正有利於地方和國家的發展,也就是說,既然無法阻止台電的作為,海科館也提出替代方案。尤其是番子澳灣旁的深澳灣就是中油的液化石油氣碼頭,如果兩個國營事業單位可以協調共用一個已遭破壞的海灣,施彤煒強調經專家評估後,技術上確實可行。即使依照台電的報告,該碼頭僅能提供八○%的需求量,則其餘的二○%也可由蘇澳港上岸後,透過火車運送。 為此,交通部也表示願意配合的意願,然而台電又辯稱運輸成本會增加的說詞,施彤煒不解,台電若運用鐵路運輸,將大可提高現有的運輸設施使用率,相較於毀掉海洋資源生態的成本,到底哪一個比較高?可見不是沒有替代方案,是台電一意孤行而已。 其實,早在二○○七年底,當時副總統呂秀蓮就曾邀集專家學者到番子澳灣會同台電人員一起進行勘查,他們的意見都反對台電在番子澳灣內興建防波堤和卸煤碼頭;且統合國家重大經建計畫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在有關台電公司因深澳電廠擴建計畫在番子澳灣規畫興建卸煤碼頭案決議,「從國土規畫及國家資源運用觀點,台電公司深澳電廠擴建計畫於番子澳灣所規畫興建之卸煤碼頭對海洋科技博物館未來營運及附近觀光旅遊、海洋生態將有相當不利之衝擊,不宜再做考量。」 「十月吧,十月就等行政院最後的答覆了」,在辦公室的大伙絞盡腦汁,看還能怎麼做最後的一搏,樊沛文說,台電仍不放棄地遊說各黨籍立委,像是親民黨籍立委李慶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說動瑞芳的居民表示贊同,因台電承諾以一艘漁船補助五十到一百萬的回饋金做為獎勵,卻忽視了背後漁民、居民生存的權利。而基隆市長張通榮,表面上看似和人民站在同一線持反對的立場,卻又以行政中立為由,不願再對台電表達不滿的立場,實則,張通榮曾以技術人員的資格受僱於台電,且領取台電的退休金,這樣的利益關係,不得不讓環保團體對張通榮的態度遲疑。 「祕密花園潛水特別愜意,定神望去,珊瑚礁生態區,說多美麗就多美麗……」,在林福蔭讀詩的聲音中,太陽漸漸的落下,基隆人期盼著,海岸不再哭泣,不需用唉嘆的聲音,唱著八斗子思想起。 原文連結:https://blog.xuite.net/dihsu/idea/20818646 護海嘉年華千人吶喊 新生報【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2009/03/30 台電計劃擴建深澳火力發電廠,並於基隆市八斗子與台北縣瑞芳鎮交界的番仔澳灣興建一座長達一千四百六十公尺,高於海面十公尺的卸煤碼頭;由五十幾個基團體組成的「我愛番仔澳灣連線」,昨(二十九)日在潮境公園舉辦「護海灣、救台灣」活動,以嘉年華會的方式,共同守護海洋台灣的海洋。我愛番仔澳灣連線指出,他們現在已有五十幾個團體的我愛番仔澳灣連線,齊心協力反對在番仔澳灣興建卸煤碼頭,甚至在深入研究了解後,也反對深澳電廠擴建,進而主張將深澳電廠舊址改建為電業博物館,讓黃金博物館+電業博物館+海洋科技博物館連成一氣,建構東北角藝術文化廊帶。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台電此舉將造成的嚴重影響,我愛番仔澳灣連線昨天在潮境公園辦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雖然天氣不好,但主辦單位搭起帳蓬,提供民眾體驗及服務,並安排手語、北管及弗朗明哥舞蹈等演出,更有塗鴉連署、體驗養殖各種海底生物、生態遊戲及千言萬語吶喊等活動,讓民眾透過活動實際認識海洋,參與的千餘名民眾更是撐起雨傘,以「傘傘相連」的方式共同守護及悍衛海洋台灣的海洋。 今晚八點敬請收看探索頻道瘋台灣 薛麗妮寫於2009年5月17日 前天收到探索頻道瘋台灣製作小組來電,告知這週日晚上八點,也就是今晚,將播出Janet帶路透社攝影師來蝦冰蟹醬吃冰的採訪,歡迎收看。 這次瘋台灣來採訪,讓蝦冰蟹醬「賺很大」。來採訪不久後,新加坡的製片單位來電連絡,因台灣探索頻道製作單位的推荐,所以要來拍蝦冰蟹醬。新加坡的製片小組來台灣採訪後,回新加坡與中東半島電視台的人員喝下午茶,跟對方提到在台灣的基隆吃到海鮮冰,也提到基隆在地人反對深澳火力發電廠更新擴建案一事。接著半島電視台的人員用越洋電話與我交談了半個多小時,決定在六月份來台灣對深澳火力發電廠的更新擴建案做一深入報導,也順便來吃海鮮冰。 今天下午蝦冰蟹醬將在基隆港邊擺攤,忠樸號再次光臨基隆並且開放參觀。中午同事要貨車有關「反卸煤碼興建、反深火擴建」的車身文宣撕下來,因為昨天基隆港務局的人員不淮我們的貨車停在港邊「太政治」不合適。昨天一開始是市政府尚未幫廠商辦好出入証,但再加上不淮貨車進入,我們決定先不去設攤。今天我尚未問清為何同事還是決定要去擺攤,但還是堅持不讓我們進去就算了,但不可以將文宣撕下來。 居民關心自家居住的環境品質為何被解讀為「太政治」?還不淮將車子開進港邊,台灣的愚民教育還真成功。今天下午三點,年代新聞要我騎單車陪主持人介紹碧砂到潮境一帶的人文風光以及附近知名的美食。因為選上介紹蝦冰蟹醬也知道我是雞籠文史協進會的常務理事,所以找我陪同。已經多年沒騎過單車,但為了讓台灣看到家鄉的美,才能明瞭為何「321到潮境」會有一千多名鄉親參與活動,趁機在節目中宣傳一下「反深火」運動,就顧不得還騎不騎得動先答應下來再說。希望等一下的錄影成功,後續心得再與大家分享。 517雖然我沒辦法上街頭,但我還是不忘盡一份台灣人應盡的義務與責任,留在八斗子看守家鄉的美麗與哀愁。 蕃仔澳灣的未來顏色 攝影/張光宗、陳添寶、葉鎮中 海底攝影/郭道仁 採訪/陳佳利、詹佳霖 撰稿/陳佳利 天空的亮藍與海洋的寶藍在海平線交會成一條朦朧直線,這裡是潛水人心中的祕密花園─蕃仔澳灣。垂直的懸崖壁立在海面上,澎湃的海浪,拍擊出炫目的海蝕地景,隨著船越來越靠近,長年守護深澳灣的海蝕巨相,終於出現眼前。結合未來海科館的願景,這裡有海洋生態與發展觀光的重要資源。如今,台電的深澳電廠,在改建計畫中,將在這裡興建一座卸煤碼頭,面對這個不合理的規劃,怎麼能不發出怒吼? ………………………………………………………………………………………………….. 農曆7月14日子時,亮麗花車載著一座座水燈,抵達蕃仔澳灣的望海巷漁港,基隆中元祭典的高潮即將掀起。誦經求安、燒化經衣紙錢,今年主普的郭姓水燈帶頭下水。火光熊熊燃起,隨著潮水,一座座水燈漸漸飄遠。 放水燈照路、邀請海上孤魂上岸共享普渡,火燒的旺、燈飄的遠,代表宗族的來年運勢會越旺越好。但是這項已經傳承百年的文化,可能因為深澳電廠的卸煤碼頭計畫產生變化。基隆居民黃大銘表示,154年來放水燈都在這裡,沒有間斷過,很難找到比這個更好的地點,設碼頭之後,這個地方要辦文化活動會有困難。 民國49年設立的深澳電廠,每年燃煤供電40萬千瓦,運轉了47年,由於機組需要汰舊換新,在2007年9月底停止運轉,準備變身為原供電量4倍的電廠,投資金額高達1,089億元,預計在民國102年完工。為了應付未來每年420萬噸的煤炭需求,台電在改建計畫中,增列興建卸煤碼頭的項目,希望港、廠合一,避免陸地轉運。卸煤碼頭將要填海造陸8.4公頃,興建6個高度72公尺,直徑50公尺的儲煤倉,和一座橫跨海灣,高度10公尺,寬度40公尺,長度1460公尺的防波堤,到時海面上將出現一道比3層樓還要高的水泥構造物,防坡堤頭離海科館的潮境工作站,不到600公尺。 在深澳電廠對面,基隆人爭取將近二十年的海洋科技博物館,2007年終於開始動工,要以50億的經費,打造帶領民眾親近海洋的知性園區,預計每年將吸引200萬人,創造每年15億元以上的商機,是海洋教育與地方觀光的未來希望。海洋科技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說:「在宣導海洋環境資源保育的博物館門口,蓋一個如此龐大的建物,會是一個國際笑話。」卸煤碼頭的興建,影響海科館的生態立基,將使這個希望失去光芒。 台電表示,針對海科館的訴求,碼頭設計變更,增加結合觀光休憩的資源,可以和當地的觀光相輔相成。但是颱風會造成巨浪,再加上暴潮,這些堤防上的設施,恐怕會成為泡影。 除了海面上的景觀問題,水下的世界更需要保護。蕃仔澳灣是生命力豐沛的藍色國度,豐富的珊瑚礁生態是潛水愛好者心中的重要潛點,興建卸煤碼頭絕對會改變蕃仔澳的顏色!為了讓8萬噸的巨大船舶航行,淺水域必須濬深16公尺,改變地形。船舶的航道貼近珊瑚礁區,推進器揚起的粉塵,也將使珊瑚失去生機。甚至,船舶本身也是污染源。 防波堤將會降低海水的交換率,影響營養源與浮游生物的供給。而且這座防波堤,將跨坐在人工魚礁區。蕃仔澳灣是基隆市政府海洋牧場規劃的重點之一,目前已經投入2億元的經費建立箱網養殖與人工魚礁。基隆市產業發展處長張水源說,從民國65年就開始投放人工魚礁,已經形成很好的漁場,1年1立方公尺的人工魚礁,可以產生9公斤的漁獲。同時,這裡也是基隆近海漁業的重要漁場,基隆區漁會表示,絕對反對這樣工程。 對此,台電積極協調,希望海洋牧場的規劃稍作改變,將箱網養殖與人工魚礁外移,而衝擊漁業資源的部份,也願意做相對性的補償。但是有些事物,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 為了運轉壽命40年的電廠,興建永久存在的卸煤碼頭,值得嗎?吊詭的是,這個衝擊海洋的計畫,早在2005年已經通過環評。 網路上已經有100個團體以及1,700多人連署,2008年8月25日,10多個民間團體串連成立「我愛蕃仔澳灣連線」,站出來捍衛海洋資源。2天後,這個口號,也在基隆市政府門前喊起,帶著「我愛蕃仔澳灣行動誓詞」,他們希望基隆市長簽名,宣示站在同一陣線。雖然市長不願簽字承諾,但是同意在市政月刊、 市政網站和各街口LED燈,清楚表達市府的反對態度。 2008年6月,經建會針對本案,已經做出不宜開發,希望台電另尋替代方案的決議。環保團體在反對碼頭的同時,也給了台電替代方案的建議,包括在深澳灣與中油共用卸油碼頭,或是利用蘇澳港和台北港卸煤。這些替代方案的建議,台電表示執行上都有困難,但是運煤可以有別的辦法,受損的海灣是無法恢復的。 檢視深澳電廠的改建計畫,引進2座80萬千瓦的超臨界壓力燃煤發電機組,提高發電效率,並且加裝脫硫、脫硝與除塵設備,降低了空氣污染物,但是台北縣環保局認為,雖然污染比例降低了,但是總排放量還是非常驚人,長期下來,對人體健康依然有危害。 另外,改建後的深澳電廠每年會產生840萬噸的二氧化碳,再加上二氧化碳產量1,260萬噸的林口火力電廠,將占整個台北縣50%的排放量。依台電報告計算,火車運煤每年將產生4,126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不過光是建造卸煤碼頭的防波堤,就會產生10萬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是火車運煤25年的製造量。全球急劇暖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當務之急。經濟部訂定的減量目標,2015年要比2000年減少10%的溫室氣體,但是台電目前的發電方式,有高達70%仰賴化石燃料,與減碳政策似乎背道而馳。雖然燃煤目前是比較便宜的發電方式,但是煤炭價格也是年年上漲,海洋大學教授華健質疑,電廠一定要蓋那麼大、一定要用燃煤形態嗎?5年前1噸煤約40塊美金,現在已經漲到200多塊美金了,他建議台電將深澳電廠轉型為電力博物館,這樣更能與蕃仔澳灣的未來共存共榮。 能源局公告,預估每年的用電成長為3─4%,台電表示,深澳電廠未來將提供全台5%的電力,如果沒有順利運轉,民國102年的供電將會吃緊。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起人王醒之反駁說,台電要檢討的是離鋒尖峰的用電負載管理,而不是一再恐嚇台灣人民。台北縣環保局鄭惠芬科長認為,台北縣還有林口電廠、核一、核二廠,核四也即將運轉,核四的供電量足以取代深澳電廠,深澳電廠乾脆停廠,讓基隆東北角跟台北縣有更好的發展。目前台電每賣1度電,平均虧損0.8元,或許該在宣導用戶端節約用電上,多加努力,並且盡量增加替代能源的產電比例,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2007年通過的永續相關法案,要求自然海岸的破壞要零成長,不允許有進一步的破壞。從國土規劃的角度來看,蕃仔澳灣應該有更好的未來。台灣本島的海岸,已經有一半以上人工化了,基隆市短短18公里的海岸線,也只剩不到3公里的自然海岸。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怎麼對待蕃仔澳灣?台電在估算成本時,忽略了大自然所付出的成本,這個成本有多高昂,恐怕沒有人能計算。 目前,贊成與反對的兩方各自匯集民意與輿論,爭議未平。未來,蕃仔澳灣會是什麼顏色呢?是蔚藍,還是死灰?全案還在行政院等候裁決。 2009年3月21日 上帝的哭泣 --聞番仔澳灣要興建卸煤碼頭有感(林福蔭寫於2009年3月2日) 連綿陰雨 一下月餘 不 那不是下雨 而是上帝的哭泣 祂哭泣著 好不容易千錘百鍊 祂才雕成的工巧海岸 將失去原有美麗 祂哭泣著 人們的自私自利 祂懷疑 懷疑著人們口中所說 令人敬仰的上帝 那份崇敬的誠意 懷疑 哭泣 懷疑 哭泣 懷疑 哭……泣2023年八斗子健行
2023年八斗子健行活動內容 2023年10月14日上午9時20分區域探索館出發,由漁港二街往九斗子防波堤旁大坪海岸方向前進。 出發前如果有需要可以先至區域探索館停車場洗手間。 9:25走至八斗街61之9號,旁邊建築為八斗公戲台,戲台兩側有男女洗手間。 9:28路經巷仔內小卷米粉店。 9:30準備右轉。 9:32右手邊為八斗子漁村聚落。 9:33左手邊為拆除八斗子油庫後留下的空地。 9:35抵達七斗子山登山口。 右手邊有詳細的導覽地圖。 左手邊適合拍照留影。 9:37開始登山健行。 階梯大坡度緩,適合倆倆一起邊走邊聊天。 不到 3分鐘就可以感受到整個人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9:40抵達欄杆遠眺基隆嶼。 右轉迎著陽光繼續前行。 回頭一望令人心曠神怡。 9:43抵達碉堡。 如果久未運動可能已經開始感覺有一點點累了。 基隆嶼清晰可見。 9:45發現右手邊有涼亭,腳程好的人建議可以上去坐坐。 腳程差的當然是選擇直接走下坡。 左手邊有一個觀景台。 往下走的感覺輕鬆多了,不一會就抵達叉路口,左右都有路可以通到望幽谷,不用害怕迷路。 如果還是擔心可以回頭看一下指示牌,兩邊距離相等,腳程好的人建議可以沿著海邊步道爬坡而上。 腳程欠佳的人可以選擇右轉繞過小山丘下坡前進。 哇!涼亭耶! 9:50時間還早,可以在涼亭喝口水再上路。 休息夠了,9:55準時出發。 左轉望幽谷,右轉直接走進八斗子漁村,千萬記得要向左轉哦! 太好了,10點鐘順利抵達望幽谷。 10:10 挑戰65高地。 沿著白色九曲橋而上。 年紀大的長者請一階一階踏穩再走,累了就停下來喘口氣。 10:20終於順利抵達65高地。 65高地有飲料販賣機及洗手間,主辦單位也有準備免費礦泉水。 走上台階後,左轉繼續往101高地方向前進,不到5分鐘即可發現左手邊有一個叉路。 轉進80高地即可抵達本次健行終點站休息區。 10:30 ~11:00 休息(記得手背要蓋活動章,才能參加摸彩)。 11:00 準時回程(腳程差的請提早返回)。 中途經過八斗子濱海公園石碑。 11:20 抵達區域探索館。2014年成北國樂團八斗子戲水
來八斗子一定要到望幽谷走一走。 戲水前先到八斗子度天宮祈求媽祖娘娘保佑。 下水前換裝並做好防曬工作。 導演拍攝跳水感言。 開心一跳。 海水實在太冰涼了。 夏天泡在海中真是一大享受。 開心合影。 感謝辛苦的導演。 歡迎到八斗子海蝕平台戲水。 非經有經驗的在地人引導,請勿自行跳水,避免危險。